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二手车租赁 二手车租赁

二手车售后服务体系_二手车售后服务优化设计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家用十万左右的汽车选哪个2.您好 我看到您回答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问题 我能问一下出处吗3.汽车专业技能有哪些?4.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到底有多严重5.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

1.家用十万左右的汽车选哪个

2.您好 我看到您回答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问题 我能问一下出处吗

3.汽车专业技能有哪些?

4.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到底有多严重

5.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二手车售后服务体系_二手车售后服务优化设计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一)技术路线。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二)主要目标。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统筹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

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四)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

研究完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

(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六)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

支持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

六、规划实施

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家用十万左右的汽车选哪个

据报道,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透露,工信部已经启动相关研究,制定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

报道称,制定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这一举措将对中国环境与汽车产业增长产生深远影响,继英国和法国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有意逐渐淘汰汽油和柴油车辆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以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并抑制空气污染的恶化。

业内人士表示,鉴于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巨大,该禁令的实际应用预计将到2040年之后,述情况给各大汽车制造商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应对变化,禁令将会刺激中国本土与全球汽车制造商引入更多零排放的新能源车辆,促使包括比亚迪和北汽在内的公司加速进入电动汽车市场。

分析人士表示,从特斯拉到日产汽车再到通用汽车,许多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设法争先抢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蛋糕,但可以获得政府慷慨补贴的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仍被认为占据优势。

希望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拟定的同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早日被拟定!

您好 我看到您回答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问题 我能问一下出处吗

polo

2002年4月8日,上海大众的POLO车正式上市销售,为配合宣传POLO,大众刊出了许多POLO的介绍文章,其中有篇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02款POLO的特点,当时没有太深的体会。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我通过到各论坛潜水灌水,从对POLO一无所知到成为POLO车主,对POLO车的认识也是今非昔比了,希望借对上文的点评,能使新准车主们对POLO有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1、领先国内同级轿车的发动机系统,02款Polo的1.4排量是德国原装进口,搞机械,德国人还是很有权威的。1.4升/1.6升四气门EA111横置发动机,属德国大众专为紧凑型车设计。铝制缸体,镶铸铁缸套,增加耐磨性;外型紧凑:发动机盖和空气滤清器模块化设计、全塑料进气管道、新型管道化排气系统,提高了进排气效率;发动机整体重量减轻,提高了加速性能,降低油耗。气门驱动采用液压支承滚珠摇臂结构,即RSH结构,摩擦距较小,油耗低,进排气更为柔顺,发动机运转更加平稳!1.4的发动机确实是最大亮点,运转平稳,噪音特低,决不输给以怠速噪音低做秀的日本发动机。功率并不高(55KW)但扭距(126NM)与富康1.6的2V发动机一样且在3800转就可实现,而1500-4000转的范围内扭距都可以达到110NM以上,驱动1100kg以上的车重,实现相对经济的油耗也就不奇怪了。至于铝制缸体目前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了,颐达、马自达323好像都是!但RSH结构绝对是好东西,就连GOLF、BORA的1.6和1.8的都没得比!,加上发动机的液压支撑座,才带来了其低噪音,低震动!这些无疑增加了整车的成本!

2、电子油门E-Gas (见仪表板“EPC”显示),采用电子控制,将油门信号转成电信号,统一协调管理汽车各方面对于扭矩的要求,使得发动机在每一工况点的运作均达到排放、油耗及行驶性能的最优化。电子油门E-Gas是实现低油耗的措施之一,A0小车中唯一采用,大众之外A级车中也少有采用的。成本比传统的拉线油门自然要高——POLO贵的理由之一。缺点:油门操作反应滞后1-2秒,爱开快车的TX会不喜欢。

3、CAN-BUS系统:POLO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控制器联网技术(CAN),包括驱动系统、舒适性系统和信息系统。该系统减少了线束数量和控制器接口引脚数,可更简单、更迅速的实现在线编程和诊断,甚至多个控制器共同作用的新功能,使整车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可扩展功能更多。这些先进性带来的好处一般车主很少体会得到。看得见的好处——线束少了,减少了线路老化带来的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和安全隐患(比如自燃),最直观的是——POLO发动机仓的简练整洁,看着都舒服!最值一提的是——只要更换相应模块或升级软件,POLO就可很容易的加装诸如遥控、定速巡航、ESP电子稳定、行车电脑等安全舒适装备。不象大多数A0和A级车,除了换车根本就别想。缺点:CAN-BUS比加些线束成本升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最可气的是——大众在国内不提供类似的个性化改加装服务,估计是底气不足,担心多样东西多条鬼。

4、AG150自动变速箱,换档过程采用模糊逻辑控制。该智能化控制可根据不同驾驶风格而进行换档,可获得最佳经济性和动力性。一个独立冷却器,安装在变速箱上,用于冷却自动变速箱油(ATF)。该冷却器集成到车辆的冷却系统中,冷却更为可靠。点火锁定装置,在P档和熄火之后,才能拔出钥匙。在P档或N档,才能点火,有效防止误操作。先说AG150的经济性,自重1140kg的车,市内短途8-9L/100km(大多数),长途90-120km/h匀速6-6.5L/100km,相当不错。许多1.6的车市内短途不少于8个,高速也在7个左右的,是的,它们的排量是大些,但许多车要比POLO轻啊。只是有种说法是AG150为日本某公司为大众配套。不知真假,但绝对是好东西。换挡平顺冲击很小,新手根本感觉不到。点火锁定装置也是POLO人性化设计之一。

5、液压离合器:带有独立阻尼装置的多级阻尼怠速减震器,使得整车在各种怠速状态下的噪声和振动更小;可变阻尼的主减震器,使整车在FLOAT状态下(最大扭距状态)噪声和振动最小;摩擦片无石棉、无铅、不含重金属,环保。环保我们不谈,车在各种状态下的噪声和振动是能直接感觉到的!独立阻尼装置也是要增加成本的噢!

6、前后桥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通过不断优化,大大改善了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小型轿车的行驶灵活性和中高档轿车的行驶稳定性的统一,能带来至上行驶乐趣。POLO的悬挂用料可真不含糊,开过就知道。确实有开中高档轿车的部分感觉,只是部分噢,POLO就是POLO,一款家用小车而已!

7、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独立的电控转向系统,把转向控制器、转向泵和储液罐结成一体,通过车速传感器,传达车速信号,判断方向助力力度。转向助力性能与转向速度和行驶速度有关。车速越低,转向速度越高,助力性能增强,反之,车速越高,助力性能减弱,方向盘变重,以增强操控的稳定性。该技术将操纵灵活性和行驶安全性统一起来,是该当今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内同级别轿车中的首次运用.这是POLO最大的亮点之一。BORA、PASSAT等高一两个级别的车也没采用的安全装备。安全性比别人提高了,成本也一起上去了。POLO用了非常先进的液压伺服是助力专向,这种转向得好处很多,但是说到操控,除了它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路感。POLO的悬挂和转向得结构使得路面的情况基本上可以通过方向盘的震动及回馈告诉驾驶者,使驾驶员根据感觉就可以猜测路面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驾驶风格的调整。再加上他悬挂的特点,和优秀的后轮寻迹,驾驶这种车可以感受到欧洲人所追求的驾驶感觉基本上应该是随心所欲。

8、双面全镀锌车身,12年防腐蚀保证;外型流畅、密封性好,整车风阻系数小于0.33;采用RPS定位点参考系统,保证装配的精度,各处车身缝隙小于3毫米;既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油耗,又增加了整车安全强度。不少DX都看到过五六年的车子(包括桑2000)车门钢板锈透的吧(油漆没伤过,是从里往外生锈)?POLO的四个车门密封绝对是下了大工夫的——门框上有一整圈密封胶条,门上除有一整圈密封胶条外车门上部沿车窗玻璃还有一道密封条。去看看别的A级车门的密封条用料吧,再看看POLO的装配的精度和各处均匀划一的车身(门)缝隙,你就会对“精致的小车”有了清晰的概念了!

9、大量采用复合钢板,大面积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和车身粘接技术,激光焊接总长度达6591毫米,超过目前国内中高档轿车的平均水平,增强整车刚度和强度。前围板采用可装备模块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装配精度。整车动态钢度超过42Hz,达到国际中高档轿车水准,提高安全性和运动平稳性。这是POLO最大的亮点之一。总有DX说POLO开起来整体感强、操控一流,有人车合一的意思。但也有TX不解采用激光焊接技术的作用。简单一句话,整车刚度和强度越高,车体耐冲击抗震动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更不易变形。见过浙江POLO被集装箱牢牢压在下面的事故报道和吧?要不是POLO大量采用复合钢板,大面积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和车身粘接技术,别说车主打开后门逃生,就是不被当场压成肉饼,也休想打得开后门(早因车体变形严重而无法开启了)。大家对旧车的车门有印象吧?从没撞过的,门与框间隙越来越大,有的不使劲或没技巧关都关不严,什么原因?刚度低,长期行使因震动引起的变形;稍受挤压或撞击车身(门)就变形得面目全非的,什么原因?钢板强度太低啊!不单单是厚度问题,相同的厚度,复合钢板比普通钢板的强度也要高!对用车者而言,什么最重要?安全第一绝对是不二的选择。须知对一辆车而言,诸如CD、喇叭、遥控、真皮、桃木啊等等舒适配置(外行最关心的也最爱通过比较这些做出取舍)都是无关痛痒且完全可以后加的,可车辆的安全性是却胎里带的不可能改变的。

我认为这是大众最值得炫耀的地方,车身坚固,底盘扎实是德国车的优点。大众车的一个技术亮点就是工艺。大众的车身工艺在世界上应该是最前列的,POLO采用高强度钢板,双面度锌(德国进口,这个成本比fit国产板要高很多),这样一来车子开上几年仍然有比较高的残值。在二手车市场价格也应比较坚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开着更加放心,两个字:保值。

另外,在车身的刚度方面更加出色,它采用激光焊接(这也很值得讲,等有感兴趣的在讨论)和优化的焊点定位(这个成本更是比FIT人工焊接高不知多少),是车身的坚固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家可以看一看,polo的车身上缝隙,真是达到了一个高档车的水准,车身的缝隙并不是想做的小就可以做的小的,因为它是受车身刚度限制的,车在行驶中车身由于受到路面等各种外立下是不断变形的,所以车门等缝隙是用来变形时余量的,如果车身刚度不够,变形量就大,如果这时缝隙小了,相邻的两块钢板就会碰在一起。所以车身缝隙的背后是强大的车身技术的支持。(浙江POLO为什么没有被集装箱车压扁,就是这个道理)

10、双安全气囊,其中副驾驶员气囊带锁闭功能,且仪表板带副安全气囊状态显示,提醒您保护前排儿童的安全。这点不提也罢!现在很少有不是双安全气囊的A0级车了。况且副驾驶员气囊的锁闭功能04款开始已经消失了。

11、德国大众最新一代ABS,具很强的可扩展性。

12、通过世界最为严格的欧洲NCAP碰撞测试要求,并达到四星标准,是目前国际同级别车中的最高水平,符合全球任何国家安全法规标准。是个相当高的安全指标,确实不错!

13、第三代电子防盗系统:整车带钥匙自动密码识别功能,在接受错误密码时,能自动识别,防止车体被盗。校验系统通过CAN-BUS系统传递,掺入了随车码,改善了加密算法,提高防解密功能,增强了可靠性。据说加密算法高于PASSAT,是防解密先进不好下手还是POLO维修保养太贵,偷了也不好找下家?反正至今没听说国内POLO被盗的。我的车连盗抢险都不带上的

14、车窗带自动防夹功能。车窗在关闭过程中,能自动感知上方压力,及时回缩,减少误操作对人员的伤害,保护乘客、尤其是儿童的乘坐安全。功能先进是无疑的,连同前门的一键生降功能可以说都是B级车的水准,操作起来方便舒适,噪音很小,完全是高挡车的感觉(比过,不输给A6的!),前提自然是成本的提升喽!

15、儿童保险锁:前门控制开关,可随意控制后门车窗的开启;后门带儿童保险门锁,只要POLO驾驶员事先旋至上锁状态,后门一旦关闭,则无法由内开启,极大保证了POLO用户长途旅行时后排乘客,尤其是儿童的乘坐安全。儿童安全锁,在里面开不开,只能在外面开开,可以防止调皮的孩子在后座时误将车门打开造成危险。

16、前座安全带装备国际先进的机械燃爆式卷收器,能迅速感受撞击力度及减速度,自动限位收缩,保护乘客安全。

17、针对碰撞进行优化的踏板优化设计,在受到剧烈撞击时,制动推杆会及时折断,阻止冲击波的传递,因而踏脚板不会反弹,保护驾驶员双脚安全。POLO为该国际级先进技术在中国国产同级别轿车的首次运用。POLO有优化的刹车踏板,在发生碰撞时可以折断的,以为据调查表明,凡是正面相撞的车辆,驾驶员的右腿小腿骨大部分都骨折了,当然是在驾驶室美变形的情况下,其原因就是在碰撞时,驾驶员都会去本能的用力踩刹车,几乎全身德里这是都用在右脚上,再加上前面碰撞的巨大压力,聚集在腿上,造成骨折,但菠萝现在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还有就是POLO的油路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自动切断,确保不会再引发其他事故。

18、转向管柱具吸能功能,保护驾驶员安全。

19、前后盘式14寸刹车系统:在同类车型中首次采用该装备。前轮为通风盘式,质量高,提高制动的稳定性。这是POLO最大的亮点之一。国内A0级至今唯一采用的,不少A级车(像SUNNY,TIIDA等)都不是!非常必要的安全装备!现在的POLO全改为前盘后毂的了!

20、前后四门均内置防撞杆,在受到剧烈冲撞时,会吸收大部分能量,保护车内乘客。

21、新型一体化尾灯,不仅圆润剔透,更采用世界先进的双灯泡并联装置。在其中一个灯泡发生故障时,其中一灯泡仍然工作,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22、在城市工况下,每百公里耗油量为7.8升;等速60公里/小时耗油量4.6升。这点大众还是满实在的!POLO的油耗一下子给出了4组数据:60km/h匀速,90km/h匀速,120km/h匀速和城市工况的。而其给出的城市工况油耗(手动挡7.8L/100km)是非常贴题的甚至相当保守的,实际使用中市区综合油耗小于7.8L/100km的TX比比皆是!个别的甚至在7个左右。不象有的车只给50 km/h匀速的数据。

23、环保工艺:在车身空腔喷涂、密封和防护等方面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PVC等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采用其他结构设计或替代材料,减少了3.3公斤的PVC用量。整车底盘取消PVC涂层,增加塑料板保护,既减轻车身重量,又保护油管等底盘部件,增强了防护性。你可以不关心环保,也可以说不明白环保材料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但你绝不会无视车内的异味。坐进车内用自己的鼻子感觉一下,POLO和那些日本车韩国车们的区别你就有数了!

24.、整车排放达到EU2标准,只需轻微改动,即可达到EU4标准。

25、方向柱位置具可调节性,前排高低、前后可调座椅,增加每个驾驶员视觉和驾驶空间,蓝背光仪表,清晰传递驾驶动态信息,仪表板上储物盖,前后杯托、前座椅下储物盒、座椅靠背储物袋,方便您的需要,拓展您的空间。最值得说的一是方向盘的前后可调,二是前排座椅的高低可调。目前国内大多数A级车(如花冠、凯越等)的方向盘只能上下调整,不能前后调整,不少A级车的前排座椅只能调前后不可调高低。POLO的四向可调确实让每个驾驶员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的的驾驶位置。还有前排杯托象个变形金刚,可适合各种形状的杯子,是个好东西。前座椅下储物盒(小抽屉)也很周到,可惜的是03款开始副驾驶座椅下的小抽屉和高低可调功能让大众给米西了!

26、车身颜色油漆的保险杠、宽体饰条、车门防擦条、后视镜,强调和谐统一,整车浑然一体,属德国大众最高级别的车型配置。

27、优化结构的保险杠,为车身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减低用户的保险和维修费用。POLO的保险杠确实结实,可以说不输给很多B级车。更别提A级或A0级了。安全啊!早先进口时贵些,现在国产的价格不算高,300米的样子,况且这物件基本上是保险公司买单,无所谓啊是不是?

28、“天衣无缝”的车身与保险杠,堪称“零毫米缝隙”,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质量达到中高档轿车的装备要求。这是POLO最大的亮点之一。这绝对不是花冠、鸦哥、TIIDA门的生产线能玩得出来的!什么叫精雕细啄?精致的车身工艺光有好的意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的是严谨的造车态度,追求完美的造车理念,近乎苛刻的设计思想,加之高精度的加工设备(生产线)做保证和完备的质量检验体系。POLO的缝隙检验不是靠肉眼而是由专用的仪器完成的。就POLO的生产线每年的折旧费与那些日系韩戏车至少高出5000元/辆都不止,能简单地拿POLO与FIT、VOIS、新三样之流的比价格高低吗?

29、内饰:搪塑工艺,仪表板表面质地光滑,提高美感和内饰档次,车顶内饰为PUR材料,带3毫米软泡沫针织材料,不仅美观,质感更加优良。座椅为平弹性机织面料,采用高级工艺处理,较一般采用的机织面料质量更好,更为平整和舒适;中央通道延伸至后座,带杯托。整个内饰质量与当代A级/B级轿车水平相当。这点绝对没得说!相当多的车主(特别是女的)就是通过精致内饰做工而对POLO一见钟情的。可惜搪塑仪表台、车顶内饰材料等高档配置只有豪华型的才有了!

30、蓝背光仪表,红指针,便于夜间行驶。

31、前后夜读灯,前门附上车灯和车门警告灯。现在的POLO后夜读灯只有豪华两箱才有,前门上车灯和车门警告灯也只有豪华型的才亮,舒适以下的只有个灯罩没灯泡(灯线都可能没接)。

32、前排左、中、右三个遮阳板,有效遮挡不同方向的阳光照射。另左右两个遮阳板带带照明化装镜。现在的POLO中间的第三个遮阳板和遮阳板后的化装镜照明灯也只有豪华型和三箱舒适型的才有了。

33、车顶把手带阻尼,可翻转,自动缓慢恢复,达到中高档轿车配置水准。现在的POLO只有豪华型和三箱舒适型的才有了。

34、可卸式前装饰板,可随意拆卸,并内置隐藏式牵引钩插口,即美观、又实用。

35、后行李箱内置12V电源插口,方便您的移动生活。不过03款开始就全面取消了!

汽车专业技能有哪些?

我直接发给你: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全面落实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提前达到下一阶段目标值标准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普通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初步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但与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尚未完全掌握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燃料经济性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引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 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快速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为目标,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以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三) 发展目标。

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稳定增长,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同步。

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和普通混合动力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完善。

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体系,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 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加大汽车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节能汽车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以及普通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技术研究。

2、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先进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在纯电驱动模式下行驶的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时,循环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二)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立足现有汽车产业基础进行布局,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

1、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主要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

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三) 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

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取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1、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2011年底前出台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2012年开始实施分阶段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到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建立基于车型燃料消耗量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奖罚机制。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

2、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有关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在试点示范工作中重点开展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石油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

(四) 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

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能量和信息实现双向互动的机制。

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

(五) 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

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 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

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和认证要求。根据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升在汽车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2012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

(二)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实施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的政策,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实行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对提前达到下一阶段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车型予以奖励,对未达到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企业实施惩罚性收费。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重点用于建设充电设施、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

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将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有关政府采购清单,享受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政策,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

(三)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加快研究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依法免征营业税。

(四)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五) 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实施区别于整车的动力电池和电机驱动系统售后服务政策。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六) 加强人才队伍保障。

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育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七) 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灯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

五、规划实施

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做好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到底有多严重

一 汽车行业职业技能

很多的,而且分很多类,汽修,美容,营销都有证可以考,我现在也在学汽修,还在初期,感觉有点迷茫啊!

1.汽车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

行业资格一级 高级技师

行业资格二级 技师

行业资格三级 高级技能

行业资格四级 中级技能

行业资格五级 初级技能

2.汽车经纪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3.汽车营销师职业资格证书

4. 汽车销售资格证书

5.汽车零部件资格证书

6.汽车修理证书

7. 汽车维修等级证书

8.汽车修理等级证书

9.汽车电工证书

10.汽车修理工证书

11.汽车驾驶考试证书

12.汽车营销公关师证书

13、改装,喷漆等没有资格考试,都是靠技术学习。

二 汽车专业都有什么

你好,汽车行业的专业主要有汽车美容装潢。汽车维修与新能源技术等专业建议选择汽车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实际考察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三 汽车行业专业技能有哪些

专业技能?维修分钣金,机修。还有喷漆,调漆。美容,改装。

还有营销。配件计划,等等

还有设计,生产等

四 汽车行业需要那些技能

学开车的基本知识有交通法规,行车规范和车辆操作等。

第一项了解仪表盘功能。包括车速表、转速表、里程表、行程表、燃油表、水温表、油压警示灯、制动系统警示灯等。

第二项知道调整后视镜、倒车镜的基本原则。

第三项熟悉并正确使用转向灯、大灯、雨刮器、喇叭等系统。

第四项正确操纵方向盘,做到打多少回抄多少、少打少回、慢打慢回、大打大回、快打快回,熟悉各挡位置及档位间的切换。

第五项能够协调离合器与油门间的配合,起步百时离合器踏板的操作要领,做到起步平稳、不熄火、不闯挡、尤其在坡起、堵车、跟车时顺利行车。

第六项安全车速。

五 汽车知识指的是哪些专业技能

1、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2、汽车服务工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现代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和其它汽车服务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能够适应汽车生产厂商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汽车(含二手车)流通企业、汽车特约维修服务企业、保险公司汽车保险定损和保险公估部门、汽车运输与物流企业等企业或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3、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汽车维修工程是以应用基础为指导,以实用的工艺技术为基础并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的先进方法来解决汽车技术状况的维护、性能指标的恢复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等问题的技术与实践专业。

毕业后能从事汽车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生产与管理、汽车保险、汽车贸易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专科阶段的汽车类专业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改装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摩托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营销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等。

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与装配行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能从事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汽车装配调试,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性能与使用技术、工艺、制造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制造企业的制造、工艺、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汽车运输相关部门的汽车运用、管理工作;汽车制造企业的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初步的汽车设计能力并能从事汽车制造、检测、维修、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汽车相关行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生产、专业维修、销售公司、检测站、交通运输公司、汽车运营等部门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行与管理、汽车营销与评估、汽车配件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等工作。

3、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培养能掌握与汽车有关的机械、电气电子控制、电气电子装备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可从事汽车电气设备、电子装置等故障检测与维修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制造、汽车维修和汽车电子控制部件制造部门,从事汽车电子技术的检测、实验、维修与技术服务工作。

4、汽车改装技术

汽车改装技术专业是用于培养汽车及各类机动车辆的改装设计、制造、检测、维修与技术管理,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汽车改装、制造、维修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必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从事汽车及零配件、批发/零售、新能源、中介服务、机械/设备/重工等工作。

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具有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领域的,面向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既熟练操作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又熟练运用销售与售后服务流程及技巧的应用性人才。

毕业生就业目标主要定位在汽车制造、营销、运行企业,从事汽车技术咨询、汽车营销、售后服务、汽车养护等工作。

6、汽车整形技术

汽车整形技术主要培养能从事汽车整形(汽车碰撞修复与美容)相关岗位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生产与维修单位的钣金油漆、美容与装饰工作。

7、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8、汽车保险(汽车定损与评估方向)

汽车保险主要培养车辆保险公司定损人员,公估公司专业公估人员,二手车鉴定评估人员,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维修企业接待、理赔人员,其他从事机动车销售、租赁、拍卖、典当、置换、回收业务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或自主创业从事专业汽车保险理赔咨询工作。

毕业后主要在保险公司、汽车修理厂、公估公司、审计机构,物价、司法机构,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中心(市场)等单位进行事故查堪、二手车评估、保险理赔等工作。

9、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方向)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制造、运行、维修与评估能力。培养具有汽车技术基础及营销知识、维修知识、评估知识、管理知识及汽车技术服务技能,能从事汽车营销、维修、汽车评估、保险理赔与汽车售后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生产、营销、维修、管理部门,从事汽车营销、维护、检测和管理、评估、保险与理赔等工作。

10、汽车运用技术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现代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和其它汽车服务的系统训练,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改装、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企业从事汽车及各类机动车的装配制造、检测、运行、维修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等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 汽车行业有哪些专业技术

这个就比较多了,传统的比如车辆维修,钣喷 、美容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整个市场开始往新能源方向发展了,随之而来的就有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等比较先进的技术。

七 关于汽车的专业都有什么

汽车电路与检测、汽车机修,汽车工程师,汽车美容,二手车评估,保险理赔,汽车商务等等

八 汽车有哪些专业

一、汽车服务工程包括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学、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二、汽车销售与评估包括 汽车文化、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车身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美容技术、汽车驾驶等。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包括 汽车文化、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汽车构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事故车鉴定与评估、商业法律与法规、汽修企业管理、汽车销售、汽车专业英语、实用商务英语、汽车驾驶技术等。 四、汽车商务管理包括 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法律常识及应用基础知识、车辆识别与估损资料使用、汽车构造、机动车定损、碰撞分析与估损的电子化技术、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汽车保险基础、车险理赔流程、车险索赔与理赔技巧、经典交通事故与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等。 我国现在汽车工业暂时还是刚刚起步,所以在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非常缺乏,国家 *** 也大力支持和鼓励开设各类专门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院校和现在的职业院校开设此类专业,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

九 想学汽车,都有哪些专业

汽车行业很多,主要是四大专业:机电、钣金、喷漆、美容。可以单独学习,也可以随意组合学习。根据你的需要,如果想短频快,就学钣喷美。希望能帮到您。

十 学汽车技术有哪些专业

太多了,举几个例子

车辆强度理论与系统可靠性、结构优化设计、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计算机仿真与可靠性研究、车辆结构分析与安全性、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车辆振动噪声控制技术,这些专业其实与汽车关系不大,做这些研究工作的一般都是机械或数学专业人员。

汽车动力学及其控制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车辆传动系统理论与技术车辆安全与人机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地面车辆力学工程车辆动力学这些专业都是典型的车辆工程专业方向。

车身设计及空气动力学属于工业造型专业。

新能源车辆与电驱动技术主要研究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技术,是一个交叉学科。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7月9日,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此外,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做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再者,在电动车里程上,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最后在,电动车节油性能上,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以下是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全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引言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二)基本原则。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一)技术路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二)主要目标。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主要任务(一)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1.统筹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四)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保障措施(一)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研究完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六)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支持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规划实施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程技术和信息科技为主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2金融管理其他3现代物业管理土木建筑4会计电算化其他5商务英语教育与体育6室内设计技术新闻传播7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8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闻传播9戏剧影视表演文化艺术10数控技术装备制造11通信技术其他12电子商务财经商贸13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与信息14机械工程工学15应用日语教育与体育16旅游管理旅游17连锁经营管理财经商贸18市场营销财经商贸19工程造价土木建筑20计算机信息管理其他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介绍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

信息学院是我校最早成立的骨干学院。在校生1200余人。教职工50人,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以上职称26人,双师型教师23人,教学能手6人。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4个专业。配备了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设计、网络管理、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网络安全等多个实训室。学院依托企业先后开发出校园一卡通、校园信息平台、基于指纹识别计价器管理系统、、卫星定位器等项目及科研成果。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烟台LG电子公司等当地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行业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学科建设方面紧贴时代的脉搏,根据专业的性质,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特色,强调亮点,使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实行“双证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每个模块的教学都有相应的实训项目,并能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上岗就业零适应期。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教材5本;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毕业生提干率达38%,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我院被评为“金牌团队”。

二、人才培养

(一)师资队伍

目前,我院有教师50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26人,双师型教师23人,教学能手6人。构成一支职称结构搭配合理,学历层次高,具有双师型素质,专兼职结合,能够适应培养高素质型技能人才要求的师资队伍。

周立俭,副教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探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科研成果有:《MATLAB》课程双语教学方法研究、基于多小波的图像融合方法研究。主要论文:《多聚焦图像融合的多小波选择方法研究》;《多小波预滤波器设计中初始滤波器的快速算法》;《基于多小波的浮游植物细胞图像识别方法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循环水动态模拟装置设计》。

王永德,副教授。毕业于天津大学,研究生学历。主要论文有《任意无向加权图K点连通扩充的逐次改善算法》;《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源》;《任意无向加权图K点连通扩充的模拟退火算法》;《饮料灌装线上的压盖机控制改造》;《电力网的网架结构优化设计的模拟退火算法》;《饮料瓶装线上贴标机控制系统的改造》;《汽水瓶装线上取瓶机的PLC控制》;《用控制理论指导教学》。

赵宏才,副教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历。主要论文有《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系统的分析》;《饮料瓶装线上贴标机控制系统的改造》;《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源》;《汽水瓶装线上取瓶机的PLC控制》;科研成果:《产学合作教育中毕业设计的改革》,获冶工业金部教育成果二等奖;《实行产学合作教育建立面向21世纪需要的工程专科教学模式》,获第七届全国城市经济期刊优秀文章一等奖;《高等工科院校教学改革实验工程科研项目》,获辽宁省‘九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孙丽凤,副教授,毕业于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历。参编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篇。科研成果:《南水北调南四湖二维水流水质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罗容,讲师,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学历。参编教材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数据库及其应用习题详解》;《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详解》。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胜任电子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维修、工艺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要求。

专业特色:该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办学时间长,教师队伍实力雄厚,专业贴近社会行业发展;本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招生与就业质量实现“双高”;就业面宽岗位群多,就业选择余地大。

主要课程:电子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微控制器(以单片机为主)的应用;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方向:①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行业:从事生产设备维护与使用、元件测试、电子产品调试与检测、电子产品维修、生产制造与设计、生产管理、工艺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电子产品研发行业:②从事产品开发调试检测、研发技术支持、电路辅助设计。电子产品营销行业:③电子产品市场支持、市场调研、产品营销、电子产品售后工程调试与维护、产品营销管理。

定向培养:海信班、海尔班毕业后去海尔、海信集团相关岗位就业。

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咨询和到校参观考察!青岛恒星学院欢迎您!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培养目标:能够熟练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装潢景观设计,环境规划、电脑艺术设计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装饰雕塑、建筑技术与科学、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设计、人机工程学、效果图、模型设计、园林设计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环境整体规划、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及管理工作。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介绍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汽车服务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汽车技术、贸易和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1)从汽车服务岗位的社会人才需求出发,分析岗位必备知识技能,并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培养计划,让学生学有所懂,学有所用。

(2)本专业有大德行车管家作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能大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学生毕业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汽车销售工程师、汽车服务工程师、汽车评估与理赔师等。

主干课程: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汽车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服务专业英语、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营销策划、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鉴定与评估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主要学习汽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现代化汽车诊断、检测、维修和其他汽车服务技能的系统训练,掌握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营销、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非技术服务及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适应汽车生产厂商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汽车(含二手车)流通企业、汽车特约维修服务企业、保险公司汽车保险定损和保险公估部门、汽车运输与物流企业等企业或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可从事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运输、汽车营销企业管理等;可以在汽车运用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汽车使用管理与调度、汽车服务系统管理和经营,也可以在汽车服务企业进行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产品宣传与市场规划、汽车评估与评价、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多方面从事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制图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汽车修理工三级(高级)和二手车鉴定评估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关务与外贸服务介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报关与国际货运是我校最早成立的骨干专业院系之一,设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两个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中青年教师多为双师型,定期到国际贸易公司、货运代理公司考察实习,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学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按照我校“专业上产业,以产业促专业,把产业做大,把专业做强”的发展思路,以“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激发潜能的教学方法、全程育人的思政教育和跟踪服务的就业体系”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在上好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实现学生零适应期就业,深受同学和家长欢迎。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先后获得“军训优秀组织单位”、“先进党支部”、“金牌团队”等荣誉称号,在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进行的德育与校园精神文明评估工作中,国贸学院获得双优佳绩。

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学院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研究方向明确全面、学术梯队健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共10人,全部为双师型教师,教师都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其中,硕士4人、学士5人、双学士1人、达到讲师资格4人,助教3人,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4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科)

报关与国际货运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知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拥有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面向企业与社会,学生系统学习货运代理、报关企业有关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努力培养“应用型、能力型”双特色人才。

主要课程:报关原理与实务、HS编码、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外贸函电、国际技术贸易、经贸英语口语、国际经贸地理、国际运输与保险海关法、海商法、海关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海关估价、关税制度、协调税制与归类、国际经济法等。

就业方向:各类外贸公司、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专业报关行、物流企业、港口、国际船运公司以及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商品进出口报关通关、国际货运保险与理赔、物流管理等多种岗位的工作。优秀毕业生:曹程程:原报关8112班学生,现任百福堂销售经理,月薪16000元。

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咨询和到校参观考察!青岛恒星学院欢迎您!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技术